公告栏:
站内搜索:
大连海参:逐步成长的“软黄金”产业
时间:2025-08-21 17:08:54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张 蕴 点击:395次

7月29日,在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组织的“品牌农产品追溯应用典型案例调研会”上,大连海参“一图一库一系统”立体溯源体系成为典型案例。
据了解,自2024年12月推出首批大连海参原产地溯源码至今,大连市海洋渔业协会已为40家大连海参原产地企业累计发放溯源码75万枚,约265万斤大连海参终端产品带着“数字身份证”进入市场。如今,大连海参溯源体系效果初显,上半年,带动相关海参企业销量增长15%—30%。
作为中国刺参的核心产区,大连拥有240万亩天然海域。这里年均水温13.3摄氏度,盐度千分之三十,海底生长着鼠尾藻、裙带菜等40余种藻类,形成了独特的“海底草原”生态系统。“大连海参的品质密码藏在这片海域里。”大连海洋大学教授常亚青向记者道出了地域禀赋的重要性。
打响种质保卫战
在大连长兴岛,有着21年育苗经验的“土专家”曲大伟正蹲在育苗池边观察种参状态。“大连海参在这片海里活了上亿年,不能在我们这代人手里断了种。”他说。
近年来,外地海参苗种凭借整齐的多刺冲击市场,大连海参一度陷入“以刺论参”的怪圈。曲大伟带领“保护小组”逆向而行:建立育苗水体达2万立方米的种质资源场,每年优选35万头种参,通过基因测序确保种质纯正度达98%。
在瓦房店市仙浴湾镇,养殖户乔洪泉的海参圈里,一头1斤重、生长周期超过5年的大海参被捞起。“海参要长到3年以上才开始积累多糖等活性物质,越大越值钱。”乔洪泉说。
这种“慢哲学”贯穿大连海参的生长周期。育苗期2个月,圈养期3—5年,底播养殖则需更长时间。时间带来了独特的馈赠,经检测,大连海参的海参多糖含量达每克25毫克,是国家标准的2.5倍,硒含量是普通海参的3倍。这些数据,构成了“海洋黄金”——大连海参的核心竞争力。
种业振兴是大连海参产业的头号工程。像曲大伟这样的守护者还有很多,一批批科研人员在这场海参种质保卫战中贡献力量。
在大连海洋大学实验室,显微镜下的刺参幼体正在培养皿中蠕动。常亚青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显示,通过选择性育种,大连海参的抗逆性提升了40%,生长速度加快15%。“科技是破解产业难题的关键钥匙。”常亚青说。
在大连阿大海产养殖有限公司的育苗室,3500个精密育苗池构成庞大的“种业工厂”。这里采用生态模拟技术,精准调控水温、盐度、光照,年繁育优质苗种40万斤,其中90%供应本地养殖户。“我们的苗种成活率比传统育苗高25%,这就是科技的力量。”大连阿大海产养殖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李强说。
推动全产业链布局
清晨6点,瓦房店市永宁镇,潜水员将捕捞的海参装入冷链车。这些新鲜海参将抵达大连旭笙海产有限公司加工厂,经过清洗、蒸煮、速冻等12道工序,最终以即食海参的形态走向全国餐桌。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实现海参18分钟锁鲜。此外,公司7万亩天然采捕基地与加工厂仅一路之隔,这种“前店后厂”模式让海参平均损耗率控制在3%以内,而行业平均损耗率高达8%。
这样的全产业链布局正成为大连海参企业的标配。
从种质保护到打造海洋牧场,再到成立有机加工中心,大连鑫玉龙海洋生物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构建起“保—育—测—繁—推”一体化体系,形成年产值超10亿元的产业闭环;辽参经营管理(大连)集团有限公司投资5亿元建成国内最大海参加工基地,7条鲜参生产线日加工能力达70万斤,其独创的液氮速冻技术能在零下196摄氏度瞬间锁鲜,最大程度保留营养成分。
如今,新业态正为海参产业注入活力。在大连市普兰店区平岛,大连鑫玉龙海洋生物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的“海参主题公园”成为网红打卡地,年接待量超20万人次,游客可以在此体验潜水采参、参与海参科普课堂;在电商平台,“即食海参”“海参肽粉”等新品类层出不穷,某头部海参品牌直播间单场销售额突破500万元。
据介绍,大连正推动海参从“滋补品”向“健康食品”转型,全市已有32家企业开发出即食、代餐等6大系列120余种产品,年轻消费者占比从2019年的18%提升至2024年的35%。
2024年,大连海参原产地认定标准正式启用,首批40家企业获得大连海参原产地认定,这相当于给大连海参上了“户口”。此外,通过溯源体系,消费者扫码即可查看海参的出生地、生长周期、加工记录。
如今,品牌价值正在转化为真金白银。数据显示,2024年,“大连海参”地理标志品牌价值达235.45亿元,位居全国水产品类前列。
2024年,大连海参养殖面积达218万亩,其中底播养殖面积138万亩、围堰70万亩、池塘10万亩,全年产量8.2万吨。产量分别占据辽宁省73%、全国29%的份额。大连海参全产业链产值突破300亿元,带动超30万人就业。
传统渔业遇上现代科技,深海珍品插上品牌翅膀,大连海参正在实现从“靠海吃海”到“护海兴海”的华丽转身。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