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栏:

胡晓云主任受邀出席第19届上海国际渔博会并做主题演讲

时间:2025-09-01 17:09:26 来源:微信公众号“强渔快报” 作者: 点击:715

导语

8 27 日,第 19 届上海国际渔博会在沪开幕,浙江大学 CARD 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主任、浙江永续农业品牌研究院院长胡晓云受邀出席,并代表浙江永续农业品牌研究院与中国渔业协会合作签约。2025 水产地理标志区域公用品牌大会于渔博会期间召开,胡晓云主任在会上做了《中国水产地理标志区域公用品牌声誉评价》的主题报告。

 

胡晓云主任受邀出席第19届上海国际渔博会并做主题演讲

 

2025827日,由全国工商联水产业商会指导,中国渔业协会、上海水产行业协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19届上海国际渔业博览会今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启幕。

作为华东水产贸易旗舰展,本届展会携手2025水产地理标志区域公用品牌大会暨展览会、第三届海参交易会、2025国际供销冻品供应链展览、上海国际水产加工与冷冻冷藏设备展,多展联动,以12万平方米的超大展出面积,汇聚全球30+国家和地区的3,000+知名品牌携上万种水()产品亮相展会现场,同期举办30多场精彩活动,构建起覆盖捕捞、养殖、加工、流通的全球化商贸生态。

在大会开幕式上,胡晓云主任代表浙江永续农业品牌研究院,与中国渔业协会会长崔利锋共同签署合作协议。未来,双方将就水产品牌研究展开战略合作。

  

浙江永续农业品牌研究院与中国渔业协会签约仪式

 

19届上海国际渔博会 会展现场

2025水产地理标志区域公用品牌大会暨优品推介会,于828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此次大会由上海国际渔业博览会组委会、中国渔业协会、全国工商联水产业商会、中渔协水产商贸分会、上海水产行业协会、上海市冷冻食品行业协会、上海蟹博会组委会、水产养殖网主办,安徽渔业协会、江苏渔业协会联合主办,由浙江大学 CARD 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浙江永续农业品牌研究院智力支持,汇聚行业协会、科研机构、水产企业、媒体等多方力量,构建起 “政、产、学、研、媒” 协同推进的产业发展生态。聚焦“品牌赋能·优品振兴”,为激活区域渔业资源、推动产业升级搭建了重要平台。

 

 

中国渔业协会水产商贸分会执行会长葛锦海致辞

中国渔业协会水产商贸分会执行会长葛锦海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我国渔业正加速从“数量追赶型” 向 “质量效益型” 转型,地理标志水产品作为这一进程中的 “金色名片”,兼具生态与经济双重价值——既是守护地域特色的生态符号,更是带动渔民增收、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经济引擎。

他强调,分会始终以搭建渔业产销对接桥梁为核心使命,致力于推动区域公用品牌与市场需求精准匹配。“我们期待通过本次活动,让更多优质地理标志水产品突破地域限制、走向全国市场,帮助更多渔业从业者找到品牌建设新方向,让地理标志真正成为连接‘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坚实纽带。”

 

 

上海水产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王成致辞

本次大会展览面积达1.15万平方米,设置品牌展示、互动体验、文化展示三大展区,不仅能让观众近距离感受知名地标的独特魅力,更能通过烹饪示范、文化展演等环节,让 “优质水产” 真正走进消费者心里。

常务副会长王成特别提到,包括“潜江龙虾” 在内的100个品牌成为 “2024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水产)区域公用品牌声誉TOP100”,这不仅是对这些品牌品质与口碑的高度肯定,更是全国水产行业品牌化建设成果的有力见证。他表示,上海水产行业协会将以本次大会为契机,进一步推动上海与各地渔业的深度交流合作,共享市场资源、共探品牌发展路径,为水产地理标志的国际化、市场化发展注入上海力量。

 

 

安徽渔业协会会长陈静宏致辞

陈静宏会长在致辞中表示,随着我国渔业供给侧改革不断深化,水产品品牌建设已成为全行业共识,而地理标志作为渔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更是连接优质水产资源与市场需求的关键纽带。

为贯彻落实知识产权强国战略部署,推进地理标志水产品国际化品牌建设与产业升级,安徽渔业协会联合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浙江芒种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等专业单位共同举办本次大会。“我们的核心目标,是搭建一个集展示、交流、合作于一体的高端平台,打破信息壁垒与地域限制,让更多优质地理标志水产品走出产地、开拓更广阔的市场,为渔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主任、浙江永续农业品牌研究院胡晓云作《中国水产地理标志区域公用品牌声誉评价》报告

胡晓云主任以专业研究为基石,剖析地理标志品牌资产逻辑,为品牌建设提供理论指引。

品牌声誉是一个品牌制胜市场、赢得未来的法宝。因为品牌声誉,评测的是市场及消费者对一个品牌的差异化反应。消费者对一个品牌的差异化认知、好感、体验评价等反应,决定了该品牌未来会发生的连锁反应。

2019年起,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主任胡晓云主持开展“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声誉评价”研究课题,截至目前已持续5年。

2024年,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浙江永续农业品牌研究院、浙江芒种品牌管理集团等单位组建联合课题组,开展“2024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声誉评价”研究。

评价依据由浙江大学胡晓云团队自主研发的“中国农业品牌声誉评价模型”,通过感知力、感召力两项一级指标和能见率、认知行动率、好感评价率和消费体验评价率等四项二级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中国农业品牌声誉评价模型 

 

2024各类地标品牌的品牌声誉、感知力、感召力的平均值比较

报告显示,我国现有417个水产地标品牌,占全国地理标志农产品总量8.87%,但平均品牌声誉738.62,在各品类中居末位,感知力短板明显。山东水产地标品牌数量最多,淡水产品略多于海水产品,鱼类品牌占比最高。潜江龙虾、阳澄湖大闸蟹等跻身声誉TOP10,海参、海藻类品牌表现突出。胡晓云提出,需以差异竞争、消费立场等八大科学品牌经营理念为指引,强化品牌生态建设与创新赋能,构建 “五权分置” 管理体系,推动水产地理标志品牌提质升级。


 

 

 

 

 

会上,来自全国多地的特色水产与关联品牌代表轮番登场,通过精彩分享展现品牌魅力与发展蓝图,为现场观众带来一场丰富的“水产品牌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