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栏:

宁国市地理标志引领山核桃产业升级

时间:2025-10-21 17:10:12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作者:胡起 点击:407

金秋时节,随着山核桃采收季圆满结束,新加工山核桃产品大量上市,宁国市山核桃产业再迎丰收年。据统计,今年全市山核桃干籽产量超1万吨,产值达6亿余元,直接惠及7万余林农。这份沉甸甸的收获,不仅彰显了“宁国山核桃”地理标志的品牌价值,也展现了宁国市以知识产权保护为基石、以地理标志运用为抓手的产业发展新路径。

制度筑基:构建多层次保护体系

宁国山核桃粒大壳薄、桃仁肥厚,是带动林农增收的支柱产业。为守护这一“金字招牌”,宁国市从制度设计层面构建起多层次保护网络。

严格落实《安徽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使用管理办法(试行)》,并在制定《宁国山核桃保护办法(征求意见稿)》时,明确将宁国山核桃保护和发展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设立专项保护经费,确立“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保护原则,形成了多部门联动机制。

实施动态管理与规范授权,对地理标志产品建立“资质审核+区域证明+标准生产+质量追溯”四重准入机制,确保“能进能出、违规必出”。目前,全市已有40家企业获准使用宁国山核桃地理标志专用标志,计划202511月前推动剩余20家企业完成申请。

设立山核桃生态保护区,禁止从事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有效实行区域性保护,并通过实施“小山变大山”改革,整合零散山场8万余亩,推动零散小山变成连片大山,在规模化发展中守护产区环境,为地理标志产品的稳定品质提供自然保障。

品牌赋能:激活产业发展动能

过去,缺乏品牌加持使山核桃经济价值难以充分发挥。为此,宁国市探索“地理标志专用标志运用+品牌塑造+产业融合”路径,精准培育特色资源。

编制宁国山核桃区域公用品牌战略规划,并以“黄山遇到天目山”为品牌符号,通过规范品牌链路管理、建立供应链赋能与共享销售体系、培育标杆企业等举措,推动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突破20亿元,叫响“宁国山核桃皖美好味道”的品牌口号。

创新推动地理标志与文旅、电商融合发展,并在今年山核桃开杆采收活动中融入品牌推介,从而吸引长三角地区客商超2000人次,带动农产品电商销售额增长58%

大力培育出34家山核桃加工企业,通过指导企业完善标准、提升品质,推动“詹氏”“山里仁”等品牌开发山核桃精深加工产品。目前,全市山核桃产业链已涵盖种植、采摘、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宁国山核桃成为了乡村振兴、农民增收的“金果果”。

科技赋能:数字化管理与质量追溯

围绕提升产业现代化水平,宁国市积极应用智慧农业技术,实现山核桃种植的精准管理与全流程数字化追溯。

为让地理标志管理更精准高效,宁国市在63个山核桃现代科技示范基地推广无人机巡检等技术,实现山核桃种植的精准管理;建立全流程追溯系统,消费者通过扫码可查询地理标志产品生产资质等信息。在执法监管方面,建立了“日常巡查+专项整治+社会监督”机制,严格监管产品质量,打击侵权行为,并结合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开展规范用标宣传。在服务体系建设上,市场监管部门建立“一对一”指导机制,为企业提供商标注册、专利申请等服务,目前全市34家山核桃加工企业实现了地理标志与商标、专利协同保护。

从山间野果到餐桌美味,从地方特产到知名品牌,宁国山核桃产业的发展历程展现了地理标志的强大赋能效应。通过将地理标志保护融入产业发展全链条,宁国市成功将特色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胡起)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