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栏:
站内搜索:
检察力量助“英德红茶”产业突围
时间:2025-11-01 11:11:54 来源:法治日报 作者:邓君 钟伟 邝笑萍 点击:441次

曾几何时,名扬中外的“英德红茶”因“李鬼”横行,品牌价值一度受损。如今,“英德红茶”迎来价值飞跃:2025年,英德红茶公用品牌价值达51.78亿元,跻身全国135个茶叶品牌前20位,首次位居全国红茶类第1位。
这场漂亮的产业突围战背后,闪耀着“检察蓝”的硬核担当。在“党建红”的引领下,广东清远英德市人民检察院《呵护红茶产业发展积极助力打造百亿农业产业》案例于2024年12月入选全省检察机关服务保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典型案事例。
党建铸魂
“过去办案是‘党建归党建、业务归业务’,现在专班纳入党支部,‘双带’模式让组织力变成攻坚力。”英德市检察院机关党委副书记黄思思的感慨,道出了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实践密码。
转变始于“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专项检察活动”专班的组建。专班全员归入第四检察部党支部,将政治理论学习与品牌保护实务研讨有机结合,推动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在党支部统筹下,该院创新构建“线索同步发现、案件协同办理”综合履职模式:行政检察与公益诉讼检察同步开展实地调查、审查案件,形成监督合力;刑事检察与民事检察密切配合、移送线索,筑牢品牌保护防线。
“党员+骨干”工作小组模式更让融合落地见效:选拔政治过硬、业务精湛的党员担任主力,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吸纳业务骨干充实力量,强化专业解题能力,双向发力凝聚攻坚合力。与此同时,该院将“茶汤浓,党旗红”党建品牌与“法护香茗”普法项目深度绑定,常态化开展“访企业、问需求、送服务”活动,为茶企茶农送上精准法治服务。
一线问诊
“产业保护不能等案上门,要把办公桌搬到田间地头。”英德市检察院党员干警用行动践行这一理念。
2022年初,一场覆盖全市茶企、协会及生产一线的大调研全面铺开。党员带队深入走访、座谈交流,摸清产业发展现状与法律需求。“最揪心的是‘李鬼’挤占市场,正牌产品卖不过假货。”参与调研的检察官印象深刻。
调研中,某公司未获许可却使用“英德红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包装售茶的案件浮出水面。检察专班立即启动“四检融合”机制,移送线索督促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同步协助权利人通过民事诉讼追责,以震慑侵权行为。“假冒包装流入市场,既伤品牌声誉,更挤垮守法企业。”办案检察官一语中的。
打击个案更要破解系统难题。针对调研发现的证明商标使用混乱、侵权频发等痛点,英德市检察院制定专项保护方案,向行政机关制发检察建议,推动商标持有人公布透明授权方案,建立“证明商标+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企业商标+溯源码”协同管理模式,构建起“从茶园到茶杯”的全链条质量保障体系。“现在每盒茶都有‘身份证’,一扫便知真假优劣。”某茶企负责人指着溯源码感慨。
智慧赋能
守护18万亩茶园与海量市场主体,仅靠“铁脚板”远远不够。英德市检察院以科技为翼,为监督履职插上“智慧翅膀”。
“我们用大数据对线上线下经营主体全面排查,让问题无所遁形。”英德市检察院第四检察部主任王珍介绍。针对网络销售平台多、主体分散的特点,检察机关从线上差评店铺溯源线下场所,发现标签不规范、贮存不当等问题,制发检察建议推动专项整治与集中约谈,规范市场秩序。
普法宣传同样实现科技赋能。英德市检察院以英石、英德红茶为元素,打造“英哥”“英妹”IP形象,结合AI智能技术提供24小时法律咨询服务。“以前签合同心里没底,现在问‘英妹’立马清楚条款陷阱。”茶农笑着道出了智慧普法的成效。
从后方办案到前沿护航,从单打独斗到融合发力,英德检察的实践印证:党建做实是攻坚力、做细是凝聚力、做强是战斗力。当“党建红”引领方向,“检察蓝”筑牢屏障,特色产业的发展活力便被彻底激活。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